relx悦刻网上商城_悦刻官网官方渠道

电子烟烟油出口韩国(出口电子烟油需要什么资质)

小编

电子烟烟油出口韩国

财联社6月17日讯(记者 王碧微)近期,电子烟行业利好不断,逐渐走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窘境。

6月15日,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电子烟正式上线,率先收到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准予许可决定书的金城医药(300233.SZ)、润都股份(002923.SZ)等企业受到极大关注。

不过,相比牌照,给批了多少产能或许更为重要。因为牌照上会有产能限制,几千吨、或是几百吨区别很大。电子烟专业委员会姚继德理事长表示,随着规范度增加,行业发展逐渐告别野蛮生长步上正轨。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电子烟行业创业、出海的成本逐渐增加,产业持续向头部集中。

出口额预超千亿

“虽然整个国内外的环境有所变化,但我们今年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业务量较上年增长了10%-20%。”一位电子烟出口商向记者透露道。

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郭晓渔告诉记者,目前,电子烟行业的首要增量来源肯定是出口。国际电子烟市场可以理解为刚从萌芽变成小树苗,而未来肯定是要变成参天大树的,所以全球市场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增长。

至于国内市场,郭晓渔态度并不乐观,其表示预计未来几年可能是一个波动期,甚至会有负增长。

根据6月15日“2022电子烟行业第六届规范发展宣贯会暨首届出口服务发展大会”发布的《2022年电子烟产业出口蓝皮书》,2022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将超过1080亿美元,预计2022年海外电子烟市场规模将保持35%的增长速度,总规模突破1000亿美金。预计2022年全年电子烟出口总额将达到1867亿人民币,预计增长率达35%。目前,我国的电子烟制造及品牌企业超过1500家,超过7成企业以产品出口海外为主。

根据头部电子烟代工企业思摩尔国际(6969.HK)财报,2021年其出口收入(含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约为90.8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6%。

值得注意的是,野蛮增长时代已过,各地监管政策纷纷出炉,电子烟出海也面临不少挑战。上述出口商向记者表示,“国内航司对证件和报告要求比较多,以前带电产品都是从香港出的,自从香港那边五一开始禁运电子烟后就大部分双清包税到门渠道韩国比较多。”

深圳承载着全球90%的电子烟供应,而出口的电子烟产品中,40%由香港机场承担航空运输功能。但根据香港《2021年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自今年4月30日起,在香港销售、制造、进口或推广电子烟和加热烟草产品均是非法的。

深圳云普嘉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在本次大会上也表示,日前国内雾化电子产品出口海外仍旧存在部分难题,包括但不仅限于香港转口禁运、国内运力短缺及海外清关困难等。

产业链或持续向头部集中

“国内来讲,出口比较理想的企业就那几个头部企业。”上述电子烟出口商告诉记者。

郭晓渔告诉记者,对于高标准、头部的企业,由于产品品质高、生产更严格标准,很容易能进入深圳机场新的白名单,这些企业有机会直接通过深圳机场出口,甚至比香港更便利。但是那些中小企业或者后面进入行业的企业,出海的难度则会加大。

不仅出口的机会向头部集中,行业的进入难度也越来越大。记者咨询的多位投资人士也告诉记者,由于不确定性高,对于下游的电子烟项目挑选时会十分谨慎。

郭晓渔表示,头部企业的科研实力、加工实力不断提高,行业门槛会越来越高。几年前,行业内认为拿着几百万到深圳就可以做个电子烟,目前可能几千万都不行了,未来门槛会更高。但是对于真正已经在头部建立壁垒的,已经有经验、有积累的企业来说,优势反而会逐渐扩大。

就在15号,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电子烟正式上线,各界都十分关注哪些企业能够拿到烟草专卖许可证准予许可决定书。

据了解,金城医药和润都股份率先拿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准予许可决定书。此外劲嘉股份(002191)、金莱特(002723)、顺灏股份 (002565)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已表示申请了该许可证明。

但是,拥有许可证也并非表示就能在电子烟行业“大展拳脚”。

郭晓渔告诉记者,其实谁拿到了牌照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批了多少产能。因为牌照上会有产能限制,几千吨、或是几百吨区别很大。如果只有一两百吨的产能,可能只能服务一些小品牌。大的制造商或者大的品牌,出口海外市场销量很大,肯定会集中向大的客户去合作。

郭晓渔进一步表示,在上述背景之下,无论是中上游的烟油、设备商,或是下游的品牌商,都会持续向头部集中。

因此,已经在电子烟行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亿纬锂能(300014.SZ)、比亚迪电子(00285.HK)、思摩尔国际、雾芯科技值得长期关注。

总而言之,政策落地对于行业而言的确是好事,走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窘境。

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告诉记者,至少目前能够基本明确哪些可为,哪是不可为,可为的程度在哪里。从产品原材料与产品渠道,以及参考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现在大致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要求。

(编辑: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