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刚面世的时候,打的正是“戒烟”的大旗。
发展至今,“戒烟”这个卖点相对弱化,而其实电子烟本身就含尼古丁,一样有成瘾性,又何来戒烟一说。
那就说说戒烟。
戒的是“烟”,还是戒“抽烟”?
都说是因为尼古丁的成瘾性,让戒烟难上加难。戒过烟的人其实都知道,尼古丁真的不算个什么。的确,刚戒的那几天,缺尼古丁带来的戒断反应确实有点难熬,但稍微坚持一下,稍微想一想亲情爱情之类的精神力量,也就挺过去了,没那么难。
一番辛苦劳作奔波后、一把极限翻盘的游戏后、一个人在黑夜的公园里独处时、一次与朋友的久别重逢时……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叼在嘴里,掏出打火机、打火、点燃,伴随着一次深呼吸,再从嘴里吐出一大团的烟雾,烦恼和疲惫在这一刻都被带走,寂寞和喜悦此时以不同的方式升华。
没有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总觉得空落落的,心里不自觉也空落落的。
而深呼吸几乎是一种万能的解压/舒缓方式,烟雾又将随时随地能进行深呼吸可视化、“不尴尬”化,难以戒断的是习惯,此时尼古丁像是个暗中使坏的小人。
像酒一样,难戒的不是酒,或许是纸醉金迷。
我一直在想,电子烟是什么?
电子烟始终还是没有脱离“烟”,有尼古丁它依旧是烟,但电子烟又好像有一些不一样,让人难以精准把握其脉搏。
暂且这样去形容:电子烟是一种更适合年轻一代的新型解压潮品,其优势在于没有焦油伤害更小、嘴里留下的是甜味不是臭味、没有烟灰更干净,至于“二手烟”的影响有没有暂时还不能下定论。
但我们依旧难以用一个关键词精准定位,人们对于其认知则更为模糊。
直至看到行业内开始有品牌推出“0尼产品”,我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首先不应该再继续叫它电子烟了,暂用“雾化产品”代替吧。我觉得,这才应该是雾化产品的进化方向。
电子烟的初心,或许应该是“0尼”的雾化产品。
按开篇对于“戒烟”的陈述,我们可以重新梳理一下对需求的理解。
需求不是“烟”,是“抽烟”,如果从中去掉尼古丁,一下就明朗了。
需求是新的习惯,一款更健康的可以随时随地“抽起来”的解压工具,可以让人“深呼吸”并让“深呼吸”可视化的新型产品。
烤制烟带来的黑肺、黄牙、浓痰、臭嘴以及旁人的厌恶,不再能继续适用有着更高健康意识、对美的需求和更高个人素养的年轻一代,但对解压和个性的需求,则一代更比一代强。
而0尼古丁的雾化产品,放在这里,岂不是刚刚好。
能“抽起来”,还甜,有尼古丁其实不重要,没有尼古丁更健康。
这不刚刚好。
“去烟化”的电子烟,我们先称其为0尼雾化产品。
它还没有进化成完全体形态,因为它还混杂在一群电子烟当中,只是戴着一顶不一样的帽子,努力向众人昭示自身的差异。
它为什么不跳出来呢?
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形态,应该做出变化。
对于大众来说,“长得不一样”很重要。如果长得一样,你需要费很大功夫告诉别人“心”不同。故而0尼的雾化产品,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一种产品设计,换弹式烟杆往那一放,卖的人不好解释、买的人更不好向别人解释:“咱抽的这个不含尼古丁,健康着呢”,总不能见人就亮出说明书吧。
或者,产品上的明显符号,以区别于“含尼”产品。
包括,好比是我们去买了台苹果手机,会有个序列号可以查,看看是不是翻新机。
烟雾、口味和功能。
烟雾量?当然大的好。
吐出来的不是雾,是可视化的寂寞、是潇洒、是苦闷、是喜悦。
功能上,则可以甩开膀子去干,前提的一点是千万不要自我标榜“健康产品”或“治疗辅助”,因为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个解压潮品。
我们可以把水果榨成果汁,我们当然可以把果汁雾化,诸如此类的我们可以大胆的考虑需求,比如补水的、降火的、清咽利喉的、清新口气的等等,至于是什么口味,可以放在功能之后,不用非得根据用料命名,学学香水,上点档次。
至于品牌的塑造,或许更加重要。
人们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参照此逻辑,窃以为需求的尽头是“装B”,或者叫文化认同,或者叫标签认同。
烤制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品牌效应,见面必来跟“华子”,才显得更有面子。
不必急于一蹴而就形成烤制烟的品牌格局,需要有条不紊的慢慢铺垫,其所需要传达的品牌价值观、其品牌标签也有不一样的发展路线。
0尼的雾化产品不是烟,是新时代年轻人的随身解压潮物。
由此,也衍生出另一处思考,即产品的社交功能。
烤制烟的社交功能强到什么程度,已不言而喻,见面来根“华子”,心扉即刻打开。
但雾化产品不同,首先它是否需要开发社交功能,值得斟酌,其次该怎么去植入社交功能,是一个需要更多思考的命题。
然而,以上还不是最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名”。
古人云“出师有名”,这个名的重要性,不止于取了个新名字有个宣传点,而是重新打造了一种认知,跳开了“烟”,跳开了“电子烟”。
它是真正的新时代,是健康解压的新开始。雾化,电子烟用过了,好像还是没有完全跳开。
或者一起来取个名字,我先来一个。
我们叫它“糖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