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为加强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工信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决定“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消息一出,“电子烟将参照卷烟监管”的话题就冲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多个行业人士认为,纳入烟草专卖意味着对电子烟产业链多个环节的重塑,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能否参照本关于卷烟的规定执行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北京市控烟协会称,对电子烟的乱象应该加强监管,但建议不纳入烟草专卖监管,而是交给卫生健康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管。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认为,电子烟只有加热不燃烧型属于烟草,其他主要类型不是烟草制品,如果将电子烟全部纳入烟草专卖,是给已经对国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烟草业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其实,从行业发展上来说,电子烟的发展源于烟草企业不断降低烟草有害性的尝试。各大烟草公司不断尝试降低烟草的有害性,随着降焦发展潜力的降低,电子烟成为推动行业减害发展的新方向。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优势,电子烟受到全球烟民们的热衷和青睐。
当然,尽管电子烟绝非无害,但部分产品相比传统香烟有明显减害作用。有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烟散发的蒸汽相比普通香烟少了9-450倍的有毒物质,没有氢氰酸、一氧化碳、焦油、铅、二氧化碳、砷、丙烯醛、汞等有害物质,可以说,相较于普通烟草,电子烟风险要低得多。
客观而言,随着市场规模扩大,为促进电子烟产业规范化发展,维护公众健康,必须出台监管措施,让行业走向正规化是必然趋势。回看过去几年,电子烟行业的发展始终与监管如影随行,不论是2019年的网销禁令,还是如今的监管新规,都在引导整个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有报告认为,此次监管出台明确了雾化电子烟的监管主体和方向,并无监管细则出台,后续具体监管细则落地,有效推高行业门槛,才能利好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
归根究底,对于电子烟行业,在合理监管的同时,也要认清楚电子烟产业发展的规律,考虑到不同产品间的特性,客观认识电子烟的风险与利好,采用精细化的监管规则,在产业发展和监管之间找到平衡,谨防一刀切,才能帮助电子烟行业行稳致远。